戴浩一自述,25年前從美國返台,他除了繼續過去長期投入的漢語語法結構研究,更積極投入台灣語言學界較少關注的弱勢族群語言,包括:聾人使用的手語、高齡者語言退化,以及偏鄉孩童閱讀能力發展等議題。
為了避免事態發展至此,不妨先練習如何控制憤怒吧。只要像這樣實際用餐具去思考,就能夠客觀地觀察自己的內心,是藉此控制情緒的最理想方法。
無論是工作還是私生活,倘若事情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發展,理所當然會感到焦躁或憤怒。對於喜歡用「勝敗」來思考評斷的人來說,這樣的方法不是更像勝者的舉止嗎? 試著冷靜、客觀地思考,就會明白「展現憤怒」並不會是個好方法,這點你自己應該也很清楚。就好比高聲喝斥,或許周遭的人們會因此暫且聽自己的話。刀子是用來使勁穿刺、切碎食物的餐具,也就是直接回擊,使對方受到傷害的反應方式。 32個「零批判」思考模式,搭配暖心療癒插圖,輕鬆從日常生活實踐自然無為之道,回歸身心安適。
若覺得要一一拿出三種餐具很麻煩,只拿出湯匙也無妨。這回,去想像:「這種說話方式和行為,就像是用叉子扎刺吧?」 最後,請拿起湯匙,想像:「倘若要溫柔地把對方捧起來,該使用什麼樣的說法,什麼樣的做法呢?」 在思考的當下,你的憤怒和焦慮幾乎已經消失了。讓我比較驚豔的是,談到兩岸議題時,他表示兩岸衝突加劇對民進黨有利,但「中國大陸應該不會那麼笨」(指故意配合來為民進黨吸票),同時也談到中共內部鷹派與鴿派在主戰與主和之間拉鋸,對兩岸現況的大架構觀點可稱全面,至於所提解方是否有效當然是另個層面的事,畢竟誰也說不準。
對國民黨來說,溝通模式可能才是更該解決的大問題,嚴重程度大過論述本身。因為和滑過一百次貼文相比,握一次選民的手,更有機會把那一票轉換成自己的。假如忽略觀點、無視邏輯、不管學養和理論基礎,只單看人的特質調性,張亞中某方面還真有點像早期的韓國瑜。我也相信,大部分鄉民若和韓國瑜去吃汕頭火鍋,應該也很難討厭這個熱情風趣的韓國瑜,應該。
幾位我們訪到的候選人中,江啟臣各類論述和舉例方式算是最接地氣——或說是比較符合「common sense」,例如你要與中國切割那要不要拜媽祖、如果中華民國和台灣無法相容那中華民國台灣到底是什麼東西等等,有點像鄉民筆戰時會說的話,邏輯上合理,也能回應他歷史文化「共存」的主調性。Photo Credit: 關鍵評論網 / 丁肇九 訪談之間有些尖銳或屬於他優勢領域的提問,我感覺江啟臣沒有完全發揮,一邊當立委一邊選黨主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整體而言,江確實是訪談中最沒有「說教感」的一位候選人。
那還只是跑場時的一面之緣,實際在會議室——或餐桌——的互動又是另個層次。反正政策層面和選舉戰術各家媒體多報過了,今天我就少談些政治,照訪談的順序寫我所看到的三位候選人。各方論述能截長補短,但選舉終究需要一個贏家 綜觀以上,這次訪談遇到的三位候選人若不稱討喜,至少也令人尊敬,只是多數人有時仍會露出「我覺得這對你好,所以你應該這樣做」的上對下思維,或許就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,大部分年輕人才會對國民黨式的論述保有距離,甚至反感」 新型的政商關係、政企關係,應該是最大限度發揮出企業家精神,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創造型、能動性,政府要為企業發展給社會經濟做貢獻打造良好的環境。
言下之意是要支持政府政策,莫介入政治實質運作,避免政治流派間權力競逐波及企業實體經營運作。顯然,馬雲作為作為企業家採取「政治正確」路線,對黨國政策採取支持態度,無論是扶貧或脫貧政策、支持習近平的「反腐敗」運動。第三階段向政府提出建議:給企業家發展留空間以建設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。由於趙薇與馬雲關係頗為密切,這又引發海內外社會高度聯想。
這樣明顯的東西、南北區域發展巨大落差,導致習近平所倡議「共同富裕」更難實現。有關馬雲捐出鉅額慈善公益款項,是否與被政府監管有對價係,頗值關注。
做商人應該合法合規,不要做不該做的事。」 中國官媒似乎有意無意塑造,在中國絕不容許企業家如同韓國財閥一樣,具有左右政局及社會之影響力。
第一階段是政府給予發展空間:聚焦在消費者及小企業,計畫項目主要是來自市場而非政府。無獨有偶,2021年8月阿里巴巴傳出主管性侵女員工,該名女性員工控訴主管涉嫌在其與客戶酒後被灌醉的情況下性侵,引發官媒《人民日報》旗下媒體帶頭圍剿其企業文化,批評「不要妄想像韓國財閥一樣操控一切,這裡是中國。」 上述中國四位大企業家對政商互動關係的概括,也顯示出企業家的經濟自主性,是在對政治運作保持「不涉入」前提下,始能獲致。其中2018-2019年東莞連續兩年蟬聯第一,深圳從2018-2019年第二名變成2020年第一名。也要堅持「不行賄、不欠薪、不逃稅、不侵權。近來,中國社會爆發諸多爭議重大事件,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提出「共同富裕案」,著名電商阿里巴巴集團及騰訊等各捐鉅額款項給慈善公益事業,及公布趙薇劣跡藝人事件。
尤其是不當政商關係造成嚴重腐敗問題,往往侵蝕黨國體制統治及治理。一旦企業家試圖挑戰政府政策及領導人權威,往往是「得不償失」。
同時,馬雲提出政商關係在「扶貧」與「脫貧」作用及角色,宣無論是是扶貧或脱貧,企業家皆可大顯身手,在扶貧上政府責任為主、企業為輔。本來政商關係就是一項高度複雜而敏感的議題,既往諸多商人如黃光裕、褚時健、周正毅、牟其中等,皆因觸碰黨國體制之政治紅線,甚至因涉嫌經濟犯罪而成為「階下囚」。
中國政府鼓勵各地形成良性的營商環境競爭,2020年12月30日,「國家高端智庫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「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20」,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評估。早在2013年馬雲即表達說過:「中國的企業家確實沒有好的下場。
」這顯示企業家不可能挑戰黨國體制及其政策,然八年後此句話竟「一語成讖」應驗先前之預言。而中國地產企業龍頭大連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也認為,政商關係最適當距離狀態即是「親近政府、遠離政治」。2016年習近平提出所謂建構新型「親清」型政商關係,也是試圖排除企業家對黨國統治及政府治理之挑戰,尋找長期支持黨國政策及值得信任企業家。尤其倡議「不行賄」,馬雲在2015年10月25日甫就任浙商總會會長,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上發出「浙商永遠不行賄」的倡言,獲中紀委機關報《中國紀律檢察報》頭版刊發正面評論及肯定。
但在脫貧企業責任更大。新希望創始人劉永好提出「我們有底線意識。
由於先前阿里巴巴集團,已涉及關聯企業上市案被臨時叫停,違反《反壟斷法》,攪亂教育秩序及主管牽涉性侵案引發企業文化質疑,阿里巴巴成為被黨國高層所關注企業,欠缺企業經營高度自主性。第二階段是創造政府理解阿里巴巴的機會:平均每個工作日100名官員來訪。
而反腐敗利於創建一個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。基本上,這種權力與資本、政治及經濟利益的不當結盟關係,影響正常經濟運作之機制。
而深陷中國監管風暴中心的馬雲,9月1日在浙江省平湖市現蹤,視察自家集團數位農業大棚,而阿里巴巴2日便宣布捐出人民幣1000億元,作為響應習近平號召「共同富裕」之助力。結果指出政商關係健康總指數前10名的城市是:深圳、北京、廣州、上海、濟南、東莞、珠海、青島、無錫、廈門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,曾說「與任何政府官員沒有任何私交關係,沒有密切的工作夥伴」。黨國控制企業,非企業影響黨國 2017年4月25日馬雲至聯合國日内瓦總部,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交流中,論及政商關係時提出「與政府相愛,但不要結婚」,並以阿里巴巴與政府的關係為例劃分三個階段。
前10名沒有一個西部城市,前20名只有一個西部城市,北方城市則為三個,此說明南方營商環境顯然優於北部,也更優於西部無獨有偶,2021年8月阿里巴巴傳出主管性侵女員工,該名女性員工控訴主管涉嫌在其與客戶酒後被灌醉的情況下性侵,引發官媒《人民日報》旗下媒體帶頭圍剿其企業文化,批評「不要妄想像韓國財閥一樣操控一切,這裡是中國。
新希望創始人劉永好提出「我們有底線意識。中國政府鼓勵各地形成良性的營商環境競爭,2020年12月30日,「國家高端智庫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「中國城市政商關系排行榜2020」,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評估。
也要堅持「不行賄、不欠薪、不逃稅、不侵權。第一階段是政府給予發展空間:聚焦在消費者及小企業,計畫項目主要是來自市場而非政府。